2014年5月25日 星期日

如果沒有六月


如果沒有六月,
七月就要向人間告別!

如果沒有六月的和緩舒暢
炎夏的暴虐寡情,七月怎能承擔?

如果沒有六月隨著春天溫柔的離去,
孤單的七月,竟要獨自面對,
席捲而來的八方風雨!

如果沒有六月,
上半年要怎麼結束,下半年要怎麼開始?

如果沒有六月七月攜手相連,
人間歲月不得其半...

六月七月要休戚與共,勇敢面對!

如果沒有六月...
不能沒有六月。

From 《沒有ISBN的詩集》王添源的十四行詩第二輯 (山寨版)

死亡


而若干年後,我們死時,皮膚退去色彩
身體浮現棕灰色的斑點,行將被蟲蟻
啃蝕或烈火燒盡,留下一些塵埃或化為
一縷青煙。墓碑以及輓聯,不能訴說
我們輝煌或黯淡的人生於萬一。那時,
或許有人哀傷哭泣,並且有人把嘆息化做
一串豪烈的長笑,在我們靈前沉思
追悼,其實我們什麼也聽不到

就像初生時衝破子宮的陰暗,人們
笑著看我以哭聲迎接第一道光
而若干年後,我們也要在人們的哭聲裡
笑著趕赴離開塵世的第一道光
我們出生時不帶來什麼,死時什麼也不帶走
至於身後的榮辱褒貶,我們什麼也聽不到

From 《沒有ISBN的詩集》王添源的十四行詩第二輯 (山寨版)
備註:本詩集最後一篇。

〈給你〉三部曲之一 給你 一九八七年夏至日


給妳,其實一行就夠了。可是對你的懷念
就像夏至的陽光,熾熱、鮮紅、悠遠
就像切斷的蓮藕,弱小、白晳、纖細的絲
愈拉愈長。因此,我才瞭解,對你的愛戀
永遠無法一刀兩斷。要向你說的話永遠
無法言簡意賅。於是,我就要寫十四行
來想你,纏你。先寫三行半,運用意象
暗喻我扯不斷理還亂的思緒。再寫三行半
平鋪直敘我難以捨棄的,對你的情感。接著
四行,是要解釋怕你看不懂,我字裡行間
深藏的意義。然後在十三行之前空下一行,讓你思考
等你都明白了,再讓你看最後兩行

給你我所能給的,並且等待你的拒絕
流淚,是我想你時唯一的自由

From 《沒有ISBN的詩集》王添源的十四行詩第二輯 (山寨版)

備註:民國76年9月19日中國時報「人間副刊」刊登發表

我夢見一個人佇立在我面前 互J兮情詩

我夢見一個人佇立在我面前
赫爾水親像春天的花蕊
不時攏有蜂蝶來相隨
為著伊我睏未落眠時也無味

我夢見一個人佇立在我面前
吩咐我入秋了天氣寒冷
出外時著重一領外衫
為著伊的交代我歡喜幾落工

我夢見一個人佇立在我面前
半暝三更忽然消失形影
喚著伊的名伊無回應
我憨憨抱著枕頭目屎落不停

我卜央土地公共我鬥相共
伊若轉來世間就減一個艱苦人

From 《沒有ISBN的詩集》王添源的十四行詩第二輯 (山寨版)

備註:《台北詩人》片頭曲,作曲演唱:梁允睿  編曲:陳建騏    。

2014年5月5日 星期一

動見体劇團2013春季製作《台北詩人》

台新藝術獎第 12 屆提名觀察委員


王浩威(台大醫院精神部兼任主治醫師、作家)
一個鄉下詩人來到台北。一方面是家族故事,典型的寫實主義題材,卻因為如此貼近(臺灣)觀眾的生活經驗,既不容易又動人。一方面是社會變遷的殘酷,妻子所代表的現代社會是他永遠格格不入的,於是有一段契可夫的味道。至於真的詩人,生前是否如他姪子所寫的,已不重要。


盧健英(藝文觀察評論者暨製作人)
表面上是環繞詩人一生的家族記憶,編導王靖惇取材詩人叔叔王添源的詩句,探索一生在親情、愛情與友情裡曾經的衝突,與死亡前最終的寬容。在亦諧亦動人的表演中,呈現了人生的錯失與錯置造成生命的遺憾。主要演員有令人動容的表演,舞台簡約並充滿詩意,簡單的空間切割表現出多種心理空間以及生死對話。是一支值得推薦的作品。


胡永芬(獨立策展人)
劇場結構豐富細膩,燈光跟空間的連結與分割輕巧。把一個很痛的時代跟生命,敘述得非常人性而溫暖,風格統合非常完整。

陳泰松(中原大學商設系兼任助理教授)
優美的敘事結構,對詩的想像力轉化為劇場,是對已逝詩人有創意的禮讚。

文章出處:台新文化藝術基金會Art Talks http://talks.taishinart.org.tw/juries

告別死亡-《台北詩人》觀後感_hspeaking

撰文作者:hspeaking
攝影│劉人豪

就像我們愛坐在死者的身旁,
他們變得無上珍貴──
就像我們極力要爭回失去的
雖然其他的都在這裡──

我們用破碎的算術
評估我們的獎品
對我們如豆的眼睛
它漸逝的比例──巨大無比。

  ──Emily Dickinson,#88,董恆秀、G. W. Lytle合譯,《艾蜜莉.狄金生詩選》,貓頭鷹,2000

開演前劇場已陳列一張病床,途經台大醫院的友人突發哲想:「出生和死亡,都要經過醫院。」搖籃與棺木之間,都要經過家庭,無論在家或離家在外,完整或殘破不全,溫暖的家或者無家可歸,家是一處心靈或地點指稱的「所在」!臨終之際,你想要如何告別你的人生,告別你所愛的人,告別你不能帶走的一切?或者說,你曾想過,別人要如何告別你的死亡?

《台北詩人》編導王靖惇,取材詩人叔叔王添源十四行詩和家族史記憶,創造出一位詩人的戲劇形象,虛擬詩人臨終前的各式幻象。編導王靖惇,無意著墨死之必然,在死亡的放大鏡下突顯家庭,加一點點微量的詩,端詳圍繞詩人身旁的親朋,講述詩人一幕幕的虛構故事。

在來不及赴會的時刻出席,在不在場的場景現身。若當時我在,我是,我做,我就會。假設語法,必須推前時間,先用完成式完成可能(實現不可能),於是假設的過去將會成真。悔不當初(當初不悔),恰巧解釋非事實的過去假設語法。戲劇的真實,或說文學的真實,並非事實的真實,是屬於金石為開的真誠。計較劇中的虛實,為詩句阻滯擾心,往往會錯失那些真實的哀傷。

動見体劇團:台北詩人_Jimmyblanca

撰文作者:Jimmyblanca
攝影│劉人豪

寫在心得文之前...
我非常喜歡《台北詩人》的主視覺,顏色特別,在一群文宣品中非常顯眼;另外,還驚訝於這間牯嶺街的小書店能被做成這樣的質感,彷彿給了它另一種面貌。

正式心得文由此開始...
在《看什麼好戲5月號》裡提到,雖說劇場中生代與新生代有編劇荒,但一直都有人在寫作,王靖惇就是其中一例。一路從《魚》、《屋簷下》,到《台北詩人》,不得不說,故事鋪陳、情節轉折、人物刻畫等細節,在此次的演出裡都顧到了呀!再加上演員表現優異,幕後設計所營造出的整體氣氛平凡樸實卻又能打動人心,讓這齣戲好看極了。

終究只是說了再見《台北詩人》_周吟儒

文/周吟儒(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學生)
攝影│劉人豪

人死後會去哪裡呢?一個更好的世界?聽覺會持續到最後才消逝?聽得見親友的哀愁、眼淚和不捨嗎?會用盡力氣同死神抵抗、努力回神?抑或能夠平靜任畢生記憶跑馬燈眼前重演一番?未完成的遺憾,彌留之際能否賦它一個美好想像?種種可能,沒人知道。動見体劇團推出的《台北詩人》就在努力窮究關於死亡、人生、這個活著的人無法預見,死了的人無法告訴你的一團謎糊。

怎麼說一團迷糊?戲甫揭幕,主角王暝(吳昆達飾)即病弱,從死後遺體該放哪,家人帶動挑靈骨塔地點話題開始,帶領觀者隨主角一塊塊拼湊起人生缺角。缺席高中摯友還鄉的決定,自己沒赴上的那班死亡火車;拚命守住一個家的姊姊;年輕憧憬的愛情,成了現在病重身邊的婚姻對象;一張紙一支筆,正在談離婚的女子…什麼時間?在王暝意識流間來回穿梭。親情的糾結、姊姊犧牲青春的成全,這類象徵型、類型化的概念性人物,在眾世代、各家庭中都能自動被對號入座。王暝一輩子的快轉,集合犧牲、無奈、壓抑終將凋零,在已然成形的現況之外任想像奔馳、或隨另類結局翱翔想像一番,終歸沒人知道這場迴光返照要去哪裡?觀眾想用多少後設立場投射都可以、如何主觀虛構也能成立,角色的矛盾和拉扯、遺憾似乎成了現代各戲的絕對賣點。

《台北詩人》的死亡記事_賈亦珍

撰文作者:賈亦珍
攝影│劉人豪

人將死之前,聽說自己的一輩子都會出現在眼前,好像讓你可以跟自己的人生告別一樣,最近看的《台北詩人》,就運用了這樣的概念,還挺有趣的。

最近常想著死亡的事,也看了些跟死亡有關的戲,對死亡前後有一些想像,例如,死後下地獄真的會上刀山下油鍋嗎?那真是最重的懲罰嗎?還是把你關在一個空無一物白色的小房間內,就這麼無休無止地關著,讓你無聊到極點,才是地獄懲罰的極致?

我也想過死亡前一刻對自己一生的巡禮,那會是什麼樣子呢?是一生從眼前像快轉影片般滑過?還是定格式地呈現?人的一輩子肯定有愛有恨,有悔有得,那這死亡前的巡禮,就只是巡禮嗎?這些愛恨悔得都只能是過眼雲煙?

動見体《台北詩人》_于善祿

撰文作者:于善祿 (臺北藝術大學 戲劇學系教授)
時間:2013年5月3日,週五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攝影│劉人豪

之前閱讀劇本時已經深受感動了,沒想到看演出時感動更多、更真切,這是我近來所看到相當令人激賞的戲劇作品。

看得出來,編導王靖惇花費了許多心力投注在這個劇本的編創上,他參考了詩人王添源的高中日記、創作詩集,以及他們王氏的家族記憶,以這位不見得很熟稔的叔叔為題,寫出這個劇本。由於王添源的詩作裡,經常會述及家庭生活與心情點滴,敘事性與抒情性都很高,語言也相當生活化,但字裡行間仍充滿了濃濃的詩意,尤其劇中所引用若干他寫給妻子的十四行詩,簡潔卻情感細膩而飽滿,濃情蜜意,感人至深,甚至令許多人哽咽,真的是寫到心坎兒裡去了。